【容量】310cc
【泥料】老紫泥
【作者】王岳龄(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作品简介】通体一色,造型简练,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飘逸顺畅的线条构成的形态优美动人,溢露出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壶身,钮,嘴,把,比例协调,平朴中显出作者的厚实功力。壶嘴一弯而出,造型轻盈,出水顺畅。壶把上粗下细,握持舒适。壶口、盖平整。环形壶钮与凸起的壶盖恰似小桥流水。壶身略显扁平,呈圆台形,宁静中彰显雍容之势。线条规整有致,勾勒清晰美丽,堪称精品,值得收藏。







王岳龄简介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岳龄】

王岳龄简介:男,宜兴人,1966年生。现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工美高级工艺师、紫砂艺术学会会员、宜兴陶艺协会会员。从事陶艺行业工作已有三十多个春秋。他以专业实力和极具创新美感的陶艺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其作品适合收藏和客户的馈赠。其作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紫砂茶艺和均陶堆花作品。
石瓢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原矿紫泥简介【详细资料】

原矿紫泥,为较常见的经典紫砂泥;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深受玩家喜爱的泥料之一。 所制成作品质地纯净、砂质均匀、色泽润目怡人,温润细腻、不艳不媚、如小家碧玉。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炼而成,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使得器身明显成特殊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付予了宜兴紫砂茶壶,传温快、保温强,利于泡茶时保持水的温度和茶的色香味的特点。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乃淘壶人养壶正面教材之一!
王岳龄的紫砂壶作品【王岳龄紫砂壶】
优质服务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访砂网微信客服
紫砂壶真伪鉴定
开壶养壶知识分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