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工佳作【山水如意石瓢】
泥料:极品民国绿 350cc
作者 :彭玉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工艺:全手工精制
顾氏第三代,景舟传人,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紫砂二厂老艺人,技艺手法全面,尤其擅长全手工花器制作。其作品多次获奖,值得玩家收藏鉴赏!







彭玉兰简介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彭玉兰】

彭玉兰简介:女,宜兴人,1974年生,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对紫砂制壶耳濡目染。1991年考入丁蜀职校紫砂工艺班。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在1993年进入紫砂工艺二厂培训中心学习。期间经苍林华、王福君老师指导,在紫砂壶的设计和创作上得到长足进步,表现手法渐趋成熟,尤其擅长全手工花器制作。并受到多名大师的精心指点,个人才艺不断长进,创作思维活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吸取百家之长,完美体现了欣赏和实用功能俱佳的品质,其作品富有情趣而不失传统,遵循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创作理念。
石瓢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民国绿泥简介【详细资料】

所谓“民国绿泥”,是指在1949年以前从丁蜀黄龙山上开采出来的一种颜色偏绿的本山段泥。 民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产于黄龙山紫砂泥岩层中(象五花肉一样),仅数厘米厚,由于位于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主要为二氧化硅,石英及少量的金属氧化物,采掘量极少,如今已经非常稀有。
彭玉兰的紫砂壶作品【彭玉兰紫砂壶】
优质服务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访砂网微信客服
紫砂壶真伪鉴定
开壶养壶知识分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