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 范国歆紫砂壶价格|真品全手工锦竹套组壶墨绿泥300CC

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

【作者】范国歆 【编号】38521 【容量】300CC 【泥料】墨绿泥 【壶形】竹段
服务承诺:正品保证 老师授权 签名证书 包邮服务
匠心传承·锦竹套组
泥料:原矿墨绿泥
容量:300cc
作者:范国歆
正高(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无锡市经济学会文化分会副会长
1965年生于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四年学徒工时期师从吕尧臣,研究所阶段师从何道洪,并经常受到同工作室的蒋蓉大师的悉心指导,掌握了花货制作的妙谛;1993年进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进修,提高创新设计能力。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所创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多个奖项,同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以方竹为体,呈四方圆形,笔直而粗壮,清晰的竹节线条饰之,简洁有致,中正沉稳;流、把取竹段为型,转折有度,且自然向身简贴塑竹叶,尖细的竹叶清秀俊逸,叶片的经脉清晰、交叠自然布局合理;整器格调高雅,既有刚劲的气势,又不乏飘逸清秀,竹子坚韧不拔的特点被展现得惟妙惟肖,竹高风亮节的风骨和挺拔不羁的品格也是表露无疑!
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图片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

范国歆简介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国歆

宜兴紫砂名家范国歆照片
范国歆简介:女,宜兴人,1965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81年进入宜兴紫砂厂,随国大师吕尧臣学徒四年。1986年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随国大师何道洪学习。虽也擅长制作花器,但范国歆怀着“光素器不能藏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的理念,作品长久以来一直以光素器为主。

竹段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竹段图片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阴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墨绿泥简介详细资料

墨绿泥照片
墨绿泥,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近天青泥色调,玩家易感迷惑,常误云"绿泥",绿泥者,淡草绿色也;“本山绿泥”者段泥之原矿矣,泥色青蓝略泛绿光而无灰色调,始称“墨绿泥”。墨绿泥与本山绿泥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是紫泥层的夹脂,也是原矿中较为稀少的泥料,因可朔性比较差,烧制过程中十分容易开裂,用后极易产生皲裂现象,所以通常它们很少单独成型。墨绿泥是已濒临绝迹的泥料之一。

范国歆的紫砂壶作品

优质服务

正品保真,原人原作,老师授权,签名收藏证书

weinxin weinxin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 2021年11月23日13:00:00
  • 范国歆作品 锦竹套组已关闭评论
  • 92,41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