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
【成型】全手工藏品 ·
【泥料】民国绿泥
【容量】310cc
【菱花石瓢壶】此壶壶型优美,壶身筋纹阴暗分明,错落有致,线条流畅。暗棱明显,将整壶至壶底等分成六瓣,明棱起伏有序,增添美感。桥钮各面平滑,从上端看似覆菱花,下端似一盛开的菱花。整个造型饱满,无论是平视,还是侧视,此壶都富于变化。壶身正反面刻绘了梅兰竹菊。整壶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壶盖、壶把、壶嘴暗接有道,浑然一体。
范微琴简介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微琴】
范微琴简介:女,宜兴人,1973年生,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91年进入紫砂二厂研究所,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建荣为师,其作品精益求精,深受壶艺界同仁的好评与肯定。在壶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石瓢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民国绿泥简介【详细资料】
所谓“民国绿泥”,是指在1949年以前从丁蜀黄龙山上开采出来的一种颜色偏绿的本山段泥。 民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产于黄龙山紫砂泥岩层中(象五花肉一样),仅数厘米厚,由于位于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主要为二氧化硅,石英及少量的金属氧化物,采掘量极少,如今已经非常稀有。
范微琴的紫砂壶作品【范微琴紫砂壶】
优质服务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访砂网微信客服
紫砂壶真伪鉴定
开壶养壶知识分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