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小煤窑朱泥
容量:180cc
作者:潘雪锋(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此壶全手工精心制作,整体工艺近乎于顾景舟大师的汉铎!壶身造型规整,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从多方面诠释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紫砂艺术风格!







潘雪锋简介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潘雪锋】

潘雪锋简介:男,宜兴人,1976年生,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江苏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会员,2006年进修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期间经李昌鸿、顾绍培、谭泉海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指点,掌握了设计要领,设计的作品形象生动,构思巧妙,富有时代气息,并勤于创作新品,成为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壶与陶刻艺人。2006年7月,作品《荣华富贵》获江苏省人事厅教育厅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优秀奖。
汉铎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有诗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小煤窑朱泥简介【详细资料】

小煤窑朱泥是紫砂三大泥----红泥中的珍贵品种目前非常稀少,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所谓小煤窑,是指距离黄龙山约500米的一处地名,而非壶品用小煤窑烧制。因其地过去有几间烧砖瓦陶罐的小煤窑,久而久之大家便以小煤窑代称此地。这个地方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出产,不过产量不大,那个时候的人对朱泥壶并不接受,做壶都以中大品为主,小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少单独制壶,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顾老师认为这算是最主要的原因了。经过多人使用后反馈:小煤窑朱泥无论是在泡茶还是养壶方面都要远胜过赵庄朱泥,透气性能也更佳。实为泡铁观音的唯一选择。
潘雪锋的紫砂壶作品【潘雪锋紫砂壶】
优质服务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访砂网微信客服
紫砂壶真伪鉴定
开壶养壶知识分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