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壶】——这款作品以江南鲜果枇杷为创作题材,充分运用紫砂材质丰富的色彩及传统工艺中花货的装饰手法,使作品色彩自然丰富,布局美观合理,整件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紫砂花货的自然古朴,也极具时代气息。“枇杷桩”是以枇杷干、叶、果为素材而设计制作的壶型,以粗壮的枇杷树干为器身,不求规整,呈写意的椭圆柱形,嘴、把、钮塑成枇杷树的树枝,粗糙任意,保留其自然形态。两叶三果的点缀,简明传神,色泥装饰运用巧妙,增强了作品的意趣。运用刻、凿、推、刮等手法,刻出形态各异的疤痕,如天然存在。整套作品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作者心到意到手到,对自然物象的精心提炼,表达出心中源于自然但更具神韵的气象。









牟锦芬简介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牟锦芬】

牟锦芬简介:女,宜兴人,1963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1981年毕业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美术班。同年进宜兴彩陶工艺厂、研究所,师从高级工艺师诸葛永南先生,从事现代紫砂艺术创新设计,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专修造型设计,得到杨永善、张守智、王晓林等诸多教授的精心指导。
花塑型壶型简介【详细资料】
墨绿泥简介【详细资料】

墨绿泥,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近天青泥色调,玩家易感迷惑,常误云"绿泥",绿泥者,淡草绿色也;“本山绿泥”者段泥之原矿矣,泥色青蓝略泛绿光而无灰色调,始称“墨绿泥”。墨绿泥与本山绿泥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是紫泥层的夹脂,也是原矿中较为稀少的泥料,因可朔性比较差,烧制过程中十分容易开裂,用后极易产生皲裂现象,所以通常它们很少单独成型。墨绿泥是已濒临绝迹的泥料之一。
牟锦芬的紫砂壶作品【牟锦芬紫砂壶】
优质服务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
访砂网微信客服
紫砂壶真伪鉴定
开壶养壶知识分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