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桥壶 圆器

上新桥壶

江南多水,长河上的斜拉桥、曲拱桥,村前屋后的木桥、石桥、竹桥,这些连接此岸与彼岸的形态各异的纽带,随处可见,这些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壶上,别有一番韵味,作品的最初创作者是顾景舟,壶身呈扁圆...
阅读全文
玉笠壶 圆器

玉笠壶

玉笠壶由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创作,在六十年代,多次承制国家礼品,玉笠壶壶身圆润有型,壶嘴曲环有度,仿佛渔翁鱼竿,垂钓江面;壶把舒适稳定;壶盖疏密有致;壶钮细腻光滑,壶嘴、壶钮与壶把三点一线,比例协调。...
阅读全文
祝福壶 花塑器

祝福壶

祝福壶,以竹为题材,取竹谐音“祝”,寓意美好的祝福。壶型圆润,线条流畅,壶嘴和壶把为竹节造型,形象生动,壶身上的竹叶贴花连接至壶嘴,让真把作品更有整体感。壶底加足,微微衬起,设计感十足。
阅读全文
裙花提梁壶 提梁

裙花提梁壶

裙花提梁是王寅春晚年创作的作品,在70年代,历经浩动与动乱的王寅春已年过70,年事已高的他辛劳过度而住院治疗,刚病愈出院的王寅春仍耕耘不息,在1972年身体稍好转的王寅春几度创作于当年5月创制出紫砂筋...
阅读全文
曲壶 提梁

曲壶

曲壶是由张守智、汪寅仙合作设计,汪寅仙独自制作而成,1990年,曲壶在全国陶瓷设计评比和国际精品大奖赛中均获得一等奖。曲壶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蜗牛,壶嘴犹如蜗牛的头部,壶体是蜗牛的身躯,壶把所围成的空间似...
阅读全文
百果壶 花塑器

百果壶

百果壶由花器皇后蒋蓉创作,圆扁腹型壶身,一莫只老菱做把,香菇为盖,莲藕做流,三足各为核桃、荸荠、桂圆。壶肩装饰着花生、蚕豆、乌豆、红枣、莲子、瓜子、葵瓜子、白果绕成一圈,仿真瓜果不仅形似色肖,更是灵秀...
阅读全文
筋纹壶 筋纹器

筋纹壶

紫砂筋纹器型制残片最早见于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器皿,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并逐渐演变,在明代中期以无名氏陶匠为先导,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徐友泉等为杰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现在世...
阅读全文
仙桃提梁壶 提梁

仙桃提梁壶

丰腴鲜熟的大桃为壶身,利落地向前延伸出流,流型挺秀可喜。壶腹一溜饱满弧线,更加生动了桃实鲜嫩水淋的模样。桃干提梁塑得拙朴老练,夸张凸起的老干结头不仅丰富视觉感,也产生寓于形外的延伸想象。
阅读全文
西施壶 圆器

西施壶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
阅读全文
桑宝壶 花塑器

桑宝壶

桑宝壶是谢曼伦老师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此壶的创作来源于老师对生活的发现,壶身、壶盖均由桑叶构成。壶腹一叶如舟,表面重合一叶微卷,叶尖翘起作流;中间一叶侧反作壶盖,简则生趣。光润的壶面覆以叶脉,凹凸相间,...
阅读全文
葵仿古壶 筋纹器

葵仿古壶

葵仿古壶是紫砂壶的传统作品,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为图案,加上嘴、把、盖也用筋纹起线,使整个壶的造型协调统一。筋纹凹凸有致,气势挺拔贯通。作者张普泉,制作此...
阅读全文
北瓜提梁壶 提梁

北瓜提梁壶

北瓜提梁是对一种名为北瓜的植物进行写生,依据审美需要,又按照客观规律悉心设计,创造性地加入提梁的元素施艺而成。给人感觉不是摘瓜,而是提北瓜,提起一个大自然恩赐的瓜果。该壶型最初由壶由高海庚设计,整器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