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为什么会泥色各异

2021年2月10日22:23:43紫砂壶为什么会泥色各异已关闭评论 84,084

地质成因不同会形成矿脉的天然差异,造成原矿的含铁量、化学成分的各不相同;不同性质和温度的烧造,也会使坯体的化学变化不同而呈现各不相同的质感和色相。所以,宜兴的紫砂土,也被称为五色土。

紫、红、绿三种基泥的紫、朱、米黄呈色,之所以往往会有不同的色泽效果,出现朱有浓淡、紫有深浅、黄有变化,是由于炼制、烧成等后天人为的差异。

典籍记载的天青泥、梨皮泥、淡红泥、浅黄泥、蜜泥等,烧成后呈黯肝色、冻梨色、松花色、豆碧色、赭色等,则是由于三种基泥在不同产地的先天地质成因条件下的衍化。段泥,是紫泥与星点分布的本山绿泥混在一起无法分开,制泥烧成后呈古铜色。紫砂壶为什么会泥色各异

紫 泥

原矿天青色,也有紫红色,俗称“青泥”,夹有微细银点和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呈紫色、紫棕色。

本山绿泥

原矿乳青色,氧化铁含量较紫泥少,石英含量相对较高,故颜色稍浅;烧成后呈米黄色。

红 泥

原矿橙黄色,古称“石黄泥”,泥性重,含砂少,可塑性高,支撑强度低,收缩大,烧成温度低,结晶度高;烧成后呈暗红色、朱红色。

紫砂壶作品集

weinxin weinxin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