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霓

2019年11月15日13:56:31李霓已关闭评论 535,043
紫砂壶工艺师李霓名家照片

李霓个人简介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霓简介;女,宜兴人,1963年1月出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80年12月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学习制壶技艺。1983年经过考核被择优选送到紫砂工艺厂研究所深造,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为师学艺,同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厂举办的造型制图班学习。
荣誉头衔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名家介绍

      李霓(李昌鸿大师小女),196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 1980年12月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学习制壶技艺。1983年经过考核被择优选送到紫砂工艺厂研究所深造,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为师学艺,同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厂举办的造型制图班学习。1985年至1986年先后到江南大学和上海外贸职工大学进修,结业回厂,跟随母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学习制作设计,并独立设计、制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曾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参加国内外展览,深受业界好评。
不知是名字中有一个“霓”字还是什么原因,现为研究员级美术师的李霓,儿时就喜欢霓虹,那令人眩目的光是那样的多彩。长大后,她在紫砂艺术之路上寻寻觅觅,精研细琢,文心铸壶,终于在壶中天地里见到了一片霓虹。
在别人眼里,李霓老师有一个很优越的家庭。她的父亲李昌鸿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母亲沈蘧华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父亲、母亲都是紫砂界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在李霓眼里,这种优越既是动力,又是压力,说动力是父亲母亲作为老一辈艺人,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她学习的榜样;说压力是她作为大师的女儿,在传承与发扬紫砂艺术上承载着更重的责任,承载着别人对她更高的期望。
可无论是动力还是压力,李霓都一一化为对紫砂艺术执着追求的行动。1980年底,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拜师李碧芳、胡永成学习制壶技艺。她长得纤柔、娇小、文静,可她没有一点女儿家的娇气,更没有大师女儿的傲气,在40人一个班的徒工班里,每次技能考试都名列前位。因此,学艺一年后,她被择优选送到紫砂厂研究所深造,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为师学艺。她凭着自己的勤奋与聪慧,在学艺之初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路遥知马力。李霓没有为自己刚开始的“出类拔萃”而陶醉,她知道紫砂艺术之路很长很长,谁要想走得远,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为此,她在深研制壶技艺的同时,还腾出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不仅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造型制图”专业学习,而且先后到江南大学、上海外贸职工大学进修,开阔文化视野,增加自己的学养。
李霓从小生长在紫砂之家,家学对她的影响很深。李霓紫砂壶崇尚“文人派”,一是“文人派”作品素面无华,二是行云流水,写意而又工整。在这一方面,顾景舟大师堪称是“文人派”的代表。她的父亲李昌鸿、母亲沈蘧华都是顾景舟的徒弟,双双在紫田耕耘半个多世纪,又堪称是当今“文人派”紫砂的代表。作为女儿,她踏着父母的足迹,在“文人派”紫砂里寻找自己的那片霓虹。
她创作的“翔云提梁壶”,就深得“文人派”的神韵,获得包括她父母在内的众多紫砂行家的好评。碗型壶体,似直非直的壶嘴,如千年古藤的悠悠提梁,壶盖上缭绕的云纹,云纹上托起的像一轮太阳的壶钮,勾勒出一幅“万里祥云天上飘”的壮美画面。整把壶点与线、线与面、明与暗、虚与实,均简洁明了,令观者心旷神怡。
李霓常说,一把壶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情愫寄托,一个无可言说的念想,一个美丽瞬间的定格,一个哲理深远的成语。随着制壶技艺的不断成熟,设计理念的不断飞跃,李霓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开掘。
她的“随方就圆壶”,看似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名字,一个貌不惊人的器型,但仔细观赏,就会发现它不仅散发着中国儒家哲学的温暖气息,还体现着处事圆通、内心方正的中国古人的处世方略。该壶上圆下方,壶身从圆润慢慢演变为方正,过渡自然,不落痕迹,显示出高超的制作技艺。
她创作的“祥壶”,是根据青铜器设计造型的,只因壶把是一个抽象的象头,便以谐音取名“祥壶”。然而,就是这么一把看似简单的壶,却文化内涵丰富,令人浮想联翩,一位壶友仔仔细细把它“读”了几遍后,竟写出了一首“祥壶歌”:浑圆大肚气自轩,为恋人间下凡缘,长鼻舞动三江水,洒作祥和落如源。
李霓有一本“尺寸簿”,不离不弃,已经用了30多年,她每设计一件作品,都在这本“尺寸簿”上留下了记录。有人说,她的父母都是紫砂大师,创作了很多作品,她作为女儿完全可以承袭。李霓不这么想,她可以在“大树”下乘一乘凉,但更应该多为“大树”添绿。因此,她的作品虽然烙着“李氏文人派”的印记,但大多数都有自己的面貌。
她的父母亲曾经携手创作了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竹简茶具”,她从中受到启发,创作了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银奖的“神州茶具”。该茶具由壶、公道杯、茶艺用具插、杯、碟组成,总计十一件,故也称为“十一头神州茶具”。整套茶具围绕着华夏茶文化设计制作,反映了我国悠久深厚的茶文化。
她的“明珠壶”,可以说是手随心动捏出来的一件创新作品。壶身似石瓢却又不是石瓢,她稍作变化,比传统的石瓢更加饱满;壶嘴也是那么随心一变成为坚挺有力的方形;人们见到的石瓢壶一般都是压盖,她改为制作难度较大的嵌盖,壶盖圆润,与圆润的壶身浑然一体,富有张力;壶钮成为点睛之笔,一颗明珠被盖钮托着,仿佛在冉冉升起。如今,李霓的那本“尺寸簿”上,记录着150多个她历年来制作和设计创作的重要作品。
李霓喜欢大自然中的霓虹,但她更喜欢壶中天地里的那片霓虹。因为这片霓虹里有她的梦想,有她对紫砂艺术的执着追求。已经在紫砂这片园地里耕耘了30多个春秋的她,期盼着壶中天地里出现更多的霓虹。作品“新环三脚”于1983年获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作品“四件流线组壶”获1986年江苏省青年创作设计一等奖;1986年创作“怡圆壶”得上海画家陆俨少大师厚爱,授“陆壶”誉称;

作品“吉祥壶”荣获1999年中国工艺研究院举办“共和国50周年艺术展评会”二行装奖;

作品“吉祥壶”获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随方就圆”获2002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十一头神州茶具”获2002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作品“明珠”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作品“竹片提梁”获2005年“金凤凰铜奖”。

李霓紫砂壶作品集

weinxin weinxin
访砂网客服
客服微信扫一扫
紫砂壶知识分享

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会在48小时内更正或删除。